西晋历史,西晋历史全过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晋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西晋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晋历史全过程通俗易懂?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司马家族的司马懿在和蜀汉摸诸葛亮对抗当中,逐渐在曹魏中崛起,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了曹魏的核心权力。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国,随后统一了三国,史称西晋。
然而,司马炎死后,由于司马家族各种得位不正带来的隐患,爆发了内乱-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严重的削弱了晋朝的国力,北方的胡人乘机入侵,灭亡了西晋,史称五胡乱华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两晋共历十五帝,享国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曹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城,史称西晋,司马炎即西晋世祖。280年,西晋灭孙吴,完成统一。
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西晋愍帝迁都长安城,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晋朝传了15代,为什么历史学者都不怎么认可呢?
严格意义上,晋朝本来就不是个大一统王朝;他是世家大族醉生梦死的门阀政治,跟底层有毛线,有的只有压迫、杀戮;
晋朝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不具有一个新生王朝万象更新的气象;从一诞生就暮气沉沉,以致老年。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都是玩的醉生梦死的那套门阀政治;
晋朝喜欢空谈,鄙视社会生产活动;以不干活为光荣;他们不是不爱钱,对他们来说,钱来得太容易,不读书,也有官做,什么都来得无比容易;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无数百姓凄苦命运的头上。
晋朝除了罪恶,没什么值得留恋的,简直是底层的炼狱。
最主要就是因为晋朝本身得位不正,开了杀皇帝的坏头,严厉控制舆论,又阻断寒门子弟上升渠道,大开奢靡腐化风气,又错误开启了五胡乱华的潘多拉魔盒。东晋偏安,王公贵族沉迷酒色和玄学,尚于清谈。尽量还有些良臣名将坚持北伐,恢复中原,但总体上是北伐不力,晋朝后来就给刘宋所取代。其他朝代大多都有过强盛威风的时期,也出过一些伟大帝王。但晋朝却基本没有,反而罪过更多,自然就得不到国人的认同。
西晋之后的历史?
公元308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王导的建议下,南迁到了建康,并获得了吴姓氏族的拥护。在西晋灭亡之后,整个中原几乎都被匈奴所控制,各族在北方各地先后组建国家。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新构建了晋廷,称为晋元帝,史称东晋。这时候的北方还是“五胡十六国”的状态,在东晋建立之后则被称为“东晋十六国”。
东晋,是一个完全代表士族利益的朝廷。它建立的同时,北方处在分裂混战的状态之中。北方各族组建的国家之间相互争霸,国家不断的更替,有新建的,也有灭亡的。而居于江南的东晋,也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主,历代帝王都想着收复北方被占的领土,那些从北方迁到江南的人民,也非常想念自己的故乡,很多有志之士都会自发的组织北伐,朝廷也多次试图北伐,但是朝廷内部的不团结,就注定了北伐无法取得成功。
同时,东晋也是个内部四分五裂的朝代。在公元420年,晋安帝被宋公刘裕废除,建立了刘松,宣告了东晋的灭亡和南北朝时期的来临。
两晋时的历史?
两晋是战争频繁、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思想活跃、文化灿烂的时期,是秦汉和隋唐的转折时期。
1、晋朝(265—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
2、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灭西晋,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少数民族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
3、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4、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华夏族,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族,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晋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晋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