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姓的来源和历史,姬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姬姓的来源和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姬姓的来源和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姬姓的来源和历史?
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开始改为周姓。后来一部分人恢复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
哪些姓氏出自姬姓?
出自姬姓的主要姓氏有:
1、王:主要为周灵王子之子太子晋之后裔,另有一部分出自王子城父,以及其他分枝。当然也非姬姓王氏,如汉代的王莽,他的王氏出自妫姓,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后裔。
2、周:周公后裔,一是出自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另一来自周公揭(周考王之弟);也有其他来源。
3、吴:主要为春秋时期吴国公族后裔。
4、郑: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公族后裔
5、卫: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公族后裔
7、杨:春秋时期晋国公族杨干的后裔;也有的是出自晋国公族羊舌氏。
8、蒋:春秋时期蒋国公族后裔,出自周公旦之子蒋伯
9、毛:出自周文王之子毛伯过
10、魏:出自周文王之子毕公高,战国时期建立魏国。
11、韩:一说出自周王之子韩侯,一说出自曲沃桓叔之子韩万。战国时期建立韩国
12、孙:卫武子之子惠孙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主要权臣家族之一。另一支出自齐国的田氏,孙武、孙膑就是这一支。
13、孟:出自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为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的后裔。
14、季:出自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氏,为鲁桓公之子季文子之后;
15、臧:来源有二,一为春秋时鲁国国君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彄,字子臧,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臧为氏。
出自姬姓的主要姓氏有:
1、王:主要为周灵王子之子太子晋之后裔,另有一部分出自王子城父,以及其他分枝。当然也非姬姓王氏,如汉代的王莽,他的王氏出自妫姓,是战国时期田齐的后裔。
2、周:周公后裔,一是出自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另一来自周公揭(周考王之弟);也有其他来源。
3、吴:主要为春秋时期吴国公族后裔。
4、郑: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公族后裔
5、卫:主要为春秋战国时期卫国公族后裔
7、杨:春秋时期晋国公族杨干的后裔;也有的是出自晋国公族羊舌氏。
8、蒋:春秋时期蒋国公族后裔,出自周公旦之子蒋伯
9、毛:出自周文王之子毛伯过
10、魏:出自周文王之子毕公高,战国时期建立魏国。
11、韩:一说出自周王之子韩侯,一说出自曲沃桓叔之子韩万。战国时期建立韩国
12、孙:卫武子之子惠孙之后,春秋战国时期卫国的主要权臣家族之一。另一支出自齐国的田氏,孙武、孙膑就是这一支。
13、孟:出自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为鲁桓公之子公子庆父的后裔。
14、季:出自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氏,为鲁桓公之子季文子之后;
15、臧:来源有二,一为春秋时鲁国国君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彄,字子臧,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臧为氏。
有多少姓氏出自姬姓?
源于姬姓的姓氏有,郑姓,常姓,程姓,卫姓,简姓。
1,郑姓
源于姬姓,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 [2]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2,常姓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少弟卫国康叔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所载,为西州时卫康叔支庶子孙。
3,程姓
出自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
4,卫姓
出自姬姓,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后,以周国封地国名为氏。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
卫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孙以及国民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卫氏,世代相传至今。卫氏族人大多尊奉卫康叔(姬封)为得姓始祖。
5,简姓
源于姬姓。简姓得姓始祖狐鞫居号续简伯,而狐氏为姬姓唐叔虞的分支。续简伯死后,其子孙因其谥号为姓,是为简姓。后裔自晋地徙居秦之涿郡,是为范阳简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姬姓的来源和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姬姓的来源和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