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特色美食,泉州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泉州的特色美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泉州的特色美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泉州有什么特色小吃?
面线糊是以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的闽南地区特色小吃,也是泉州著名的小吃。面线糊系以虾、蚝、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吃的时候根据喜好添加蟹肉虾仁等海鲜或大肠、小肠、鸭腱、猪肝、醋肉等多种配料,再撒上香菜、胡椒粉、蒜泥和酒调味,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面线糊配油条是泉州的传统早餐之一,知名度很高,也可以说是泉州的美食名片之一。面线糊更是入选由泉州市烹饪行业协会主办的“泉州十佳名小吃”名单。
海蛎煎,闽南语为蚵仔煎,不仅仅是泉州一道特色菜,也是闽南、台湾、潮汕等地区经典的传统名小吃之一。海蛎煎是以泉州海域盛产的野生海蛎为食材,加入适量地瓜粉、青蒜、生姜沫、胡椒粉盐味拌匀,摊平而煎,口感口感香脆,内馅香滑。相传,海蛎煎是由郑成功收复台湾期间,由于缺粮,将特产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想不到竟流传后世,成了风靡全省的小吃。
泉州肉粽,又叫烧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传统名吃,起源于福建泉州,是泉州传统的地方风味小吃,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泉州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其肉粽闻名于海内外,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最为有名的是东街钟楼肉粽店,它家的粽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泉州的肉粽不仅个大馅多,最特色的是佐以甜辣酱和花生酱、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等,吃的时候更是美味可口。泉州肉粽更是入选由泉州市烹饪行业协会主办的“泉州十佳名小吃”名单。
润饼菜,在泉州,润饼又叫春卷,是泉州一道传统美食,是闽南特色家常小吃,用嫩饼皮包卷各种辅料,手捧着吃,口味嫩香甜润。润饼采用猪肉丝、韭菜、豆芽、笋丝、红萝卜等,有的还加上炒海藻、白砂糖或炒花生粉等,美味独特。润饼最初是家庭聚会的一道重要菜品,如今,不再局限于清明节或者聚会食用,已然成为泉州人日常生活中的风味小吃。
闽南泉州美食美景及人文特色?
一、泉州自然景观
1、清源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面积62平方千米,主景区距泉州城市区3千米。
2、仙公山,又名“双髻山”、“丰山”,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距泉州中心市区约25千米。南北朝时期,因祀“何氏九仙”而得名“仙公山”。其主峰海拔758.5米,总面积25平方千米。是集宗教朝圣、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修学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3、岱仙瀑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水口镇榜上村水尾的赤石口。溪水从山峰的缺口直下139米,站在瀑布下可以看到飞流直下,水雾形成的虹霓霞雾,使你感到山岚袭人。
二、泉州人文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
泉州保留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较为出名的有:南音、北管、梨园戏和“提线木偶”。
泉州美食
1、石花膏:在泉州,石花膏是消暑品,泉州的街头巷尾,不乏贩卖石花膏和四果汤的摊点及店铺。润滑带着弹性的口感,配上蜂蜜水、仙草、芋泥、豆类及各种水果,清甜可口。即便是冬天,石花膏、四果汤依旧是泉州人喜欢的甜品。
2、土笋冻:土笋冻,起源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海,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发明人是民族英雄郑成功。 它含有胶质,主要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食用时配上好酱油、永春陈醋、蒜蓉。
3、面线糊:面线糊是泉州人最爱的早餐之一,一碗清糊,加入大肠、醋肉、虾仁等配料,热热一碗下肚,为新的一天带来了满满的动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泉州的特色美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泉州的特色美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