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课本,高二历史课本电子版人教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二历史课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高二历史课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高中历史课本的版本有几种?
你好人民版的是人民出版社编写的,人教版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两个版本的教材体例编排、章节设置、选取内容都有好多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课标的要求,这两个版本的教科书整体都采用“古今中外”合编的“模块—专题”体例。
在这个大的体例框架内,各个版本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又各具特色。
人教版对课标进行了一定的整合,即模块内把古代和近现代的中西历史按时期有限混编在一起,强调有限混编,是因为教科书虽然把某一时期中西历史编到了一起,但是在逻辑结构和内容上却未将中西历史交融在一起。
人民版教科书是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教科书,在体例构建上严格遵循课标的结构体系,先中国后西方,注重历史的时序性。
就必修部分来看,人民版教科书与课标规定的三个学习模块,25个学习专题的内容和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专题名称上稍有改动。
从其体例安排来看,编写者显然主张在模块内中外分开编写。但人教版的好用 理由是:我们正在学习人民版的历史,但历史老师说人教版的内容更翔实。谢谢 望采纳
答:高中历史课本的版本有人教版、北师大版、西南师范版(四川省用)、江苏教育版(江苏省用)、粤教版、科教版、湘教版、外研版、浙科版等等,其中以人教版为常用,每个版本按新科标结构基本一样,前三册为必修,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选修有六本,任选三本,各地不一样,但结构是一样的。
版本有六七种。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中国历史专业教材?
01.《中国史纲要(上下) 》| 翦伯赞
02.《国史概要(第4版) 》| 樊树志
03.《国史大纲》| 钱穆
04.《中国通史》| 钱穆
05.《中国通史》| 吕思勉
06.《吕思勉讲中国历史》| 吕思勉
07.《白寿彝史学二十讲(十一册)》
08.《中国历史通论》| 王家范
09.《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
国外经典中国通史
01.《剑桥中国史》(全11卷)
02.《哈佛中国史》(全6卷)
03.《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全十卷)
04.《中国史》| 宫崎市定
通俗轻读中国通史系列
01.《你一定爱读的极简中国史》| 吕思勉
02.《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张宏杰
03.《中国史纲50讲》| 施展
04.《国史纲要 》| 雷海宗
05.《半小时漫画中国史1》| 二混子
06.《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 二混子
07.《半小时漫画中国史3》| 二混子
08.《半小时漫画中国史4》| 二混子
09.《易中天品三国》
10.《易中天中华史:先秦到隋唐(16卷全)》
11.《易中天中华史:大宋革新》
12.《易中天中华史:王安石变法》
13.《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
14.《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
本文首发:菲乐悦读书院
二、书单简介
无论哪种历史书单,通史一定是居首的。
而读通史,首先必读权威大家通史巨著。
我个人读历史书时读的通史是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其书作为教材,优点在于集众家之力编写,对待史实较为客观。但书中的意识形态也很明显,读来略显枯燥。
而对于无太多基础的爱好者来说,我更推荐樊树志的《国史概要》。
樊树志先生在《国史概要》中,将漫长的历史分为100个点去讲述,语言生动,极为好读。
然缺点有二,一是全书叙述到了鸦片战争便没有往下再写,二是生动有余却深度不足。整本书虽然好读,但却近于高中历史课本的升级版,其作用只是让读者熟悉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无法引起读者对历史问题的深入思考。
而由白寿彝先生之子白至德先生编著的《白寿彝史学二十讲(套装十一册)》,大家观点通俗阐释,是一部精略的中国通史。全套丛书共十一册,每册二十讲,时间跨度由远古时期至公元1949年,内容丰富选材精要,适合作为通史性质的大众历史读物。
白寿彝教授秉承历史唯物主义史学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家,曾受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二历史课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二历史课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