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8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省博物馆观后感,你有什么想说的?
提这个问题,是不是又要说那五个字的馆名题字,也就是郭沫若老先生题写的“山东博物馆”五个草书大字。
据说博物馆刚对外开放,有一对青年情侣来此旅游。小伙子仔细看了那五个字的馆名,然后有所感触的说:怎么会在这么漂亮的建筑上写这么有意思的字?说着就念了起来”心系情妇那”,女孩却不赞同,说:你会不会识字,那明明写的是“心系情妇波”。这当然有些夸张和暧昧了,但这个故事却在网上热炒了很长时间,由此引发了对于书法和题字书法的讨论。
这几个字,据说是郭沫若先生到山东时应邀即兴题写的馆名。从书法来讲,郭老用的是大草写的,虽然有些笔画不够到位,但也还算是符合草书的基本笔法,如果有一定草书基本知识,再联系建筑物的性质,完全可以顺着念出来,八九不离十。
但是,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庄重典雅的博物馆建筑,题写的馆名主要是让人认读,然后才是书法和题写人的名气。甚至这样的字可以不是名人书法,但必须让人能够认读,这是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一直人为,草书和丑书都不适合作为匾额、门头等的题字,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题书人,还不如在电脑上下载好一些。
山东博物馆是今年2月份去的,简聊几点感受:
1.作为文化大省的山东理应有一座高水准的综合性博物馆,这也是我必访缘由之一。山东省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2010年已更名为山东博物馆,去掉了一字“省”,虽一字之差,但我觉得意义非凡。开始从一个省级的地志博物馆真正向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迈进,在孔孟之乡,中华文化之魂发源地真正竖立起一个文化地标,她不止属于山东省,她更属于整个华夏民族!
2.部分馆藏精品,很震撼,参观完我心犹一句“这已经不仅仅属于华夏民族了,而更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孙子兵法》的竹简远不是一个物品,是两千多年来的智慧结晶,你可以看到文字,看到科技,读出智慧,悟出道理!笔者拍的这套铜餐具(下图)出土于临淄张家庄战国墓,分别由耳杯、盘、碗、碟、盒等组成,共计62件,这样成套的战国铜餐具为国内仅见,为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具意义的佐件。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十分精彩的故事,今后我们去博物馆不该再去参观了,而是去读、去倾听、去感悟……
3.博物馆是人类精神灵魂体现的形式之一,新中国的博物馆文化教育也才刚刚起步,可能今后的路还长,我们下一代人一定会胜过我们,该次参观遇到两拨小学生参观(图二小红帽),希望他们自小就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传承并创新发展!
参观博物馆的感悟与启示?
此次参观,又一次将我国近代那段屈辱的历史表现眼前。落后就要挨打!这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忠告。
中华民族几千年无不印证了这条真理,翻开近代海军史,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我国国门,北洋海军诞生,到甲午战败,威海卫战役战败,丁汝昌宁死不降,北洋海军全军覆灭。
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华民族所受的的屈辱,几百年来,挥之不去。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觉得自己收获到了很多,让我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现有的文物,更多的是感受这样博大精深的文化,今后更需要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培养,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更多不同的文化气息,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以后一定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才是最好的选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观后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