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历史,雁门关历史文化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雁门关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雁门关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雁门关的故事?
纵观历史,从西周开始,雁门关共发生大小战争2000多次,古时就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可见这个军事地理位置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从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李牧守关,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将军率兵从雁门出关,一直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修筑万里长城。
汉高祖刘邦出雁门受困于白登山,汉武大帝多次派兵派将在雁门关打败匈奴,郭子仪出雁门平定安史之乱,薛仁贵镇守雁门防御突厥人。雁门关是几千年金戈铁马的要塞名关。
名关有名将,北宋时期,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至今脍炙人口,杨业以一万兵力,战胜辽国十万大军,以少胜多,一战成名,博得杨无敌称号,矗立于雁门关前的杨业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登上雁门关城楼,遥望那茫茫群山,经过几千年的时代变迁,雁门关己失去了昔日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那残存的长城遗址,残破的城墙,都是历史沧桑的见证。
边贸街位于雁门塞与瓮城门之间,明清两代这里是边关贸易最繁华的地方,大街用青石板铺路,连接着中原与外族的茶马交易,尤其是明清两代山西晋商的崛起,像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就是从这样的青石板路走出去的,最后发展到中俄边贸口岸的恰克图城,成就了山西一代晋商。
在镇边祠南侧的雁门关驿站,共有窑洞11孔,窑洞内古朴大气,古往今来,在此路宿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其中帝王20位,将相22位,公主5位,其中西汉竟宁公主(王昭君)也是从这里出塞的。
1948年毛主席在赴西柏坡的途中,登临雁门关吋,也曾在此做短暂停歇,并亲笔题写“雁门关”三个大字。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防御为主的历史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区,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建造历史?
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为免除匈奴对赵国边民的袭扰,使匈奴数岁无所得,而赵军则兵强马壮,愿为一战。"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后人称李牧为"奇才",并在雁门关建"靖边寺",纪念其戍边保民的战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忻州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主要说的是雁门关这一带吗?
忻州的地理位置确实很特殊,它是晋北地区的出入大通道。境内的雁门关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个重要兵家必争之地,不过忻州也是一座有着1800余年的历史古城。就拿忻州这个地名的由来分析,当年汉高祖被困平城之后,大军最终在这里顺利凯旋还师。六军忻然而得名,可以看出忻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忻州绝不仅仅只有雁门关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外咱们忻州是山西省内长城遗址最多的是地级市,境内的十四县当中有十三座县城都有长城遗址的分布,特别是在岢岚、河曲、代县和偏关县等地都有很多的长城遗址。而当年古人修建长安城时候就是为了抵抗外部斗争,除了拥有雁门关以外,忻州还有偏头关、宁武关等一些古代重要的军事重镇。
所以说忻州地理位置还是非常特殊的,当年的杨家将、昭君出塞等历史事件都曾发生在雁门关。代县雁门关的确是在古代战争的重要古战场,如今这里已被开发成国家5A级景区。
忻州位于山西的中部,长城的南部,在历史上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历代兵家都在忻州境内修关设隘。比较著名的有: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等著名关隘。还有例如忻口等的交通要道。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忻口战役"就是发生在忻州境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雁门关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雁门关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