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本计量,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成本计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成本计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科目有哪些?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新企业会计准则适度、谨慎地引用了公允价值。
一般会计科目初始确认都是采用历史成本,适当引用了公允价值,如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有以公允价值核算的。后期则是和可变现净值向结合(计提减值准备时多以可变现净值为基础)。 供参考
历史成本和现值的区别?
历史成本原则(principleofhistoricalcost)亦称原始成本原则或实际成本原则,是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
而现值是指将来的一笔资产或负债折算到现在,值多少。这是考虑了两个时间点上现金或资产点时间价值。意思是,相同数目的资金,时间靠前的,价值大。
两者为不同概念的名词,所指含义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
历史成本法的介绍?
历史成本法是一种会计要素的计量方法,它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具体来说,历史成本法要求记录和确认资产的购买或制造价值,并将其记录为其历史成本。同时,负债的取得和偿还也按取得负债的实际支出进行计量计价和记录。资产减负债诉所有者权益自然也是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别于报表日的重置价值、变现价值和市价。
历史成本法是资产评估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计量财务报表中有组织使用的方法。尽管历史成本法被认为是单纯的计算历史成本的方法,但在实践中,仍可以用来识别资产的价值,特别是它可以用于回忆记账费用,以及识别它们是否符合当前的价值标准。使用历史成本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产重新分配,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总体利益,从而提高其财务状况。此外,通过将历史成本与其他估算方法进行比较,还可以准确地计算资产的价值。
总的来说,历史成本法是一种基于资产和负债实际支出的计量方法,它能够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并帮助企业做出决策。
历史成本法,也被称为原始成本原则或实际成本原则,是一种会计方法,主要对过去发生的交易价值进行真实记录。在这种方法下,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例如,当购买一项资产时,会按照其取得或交换时的实际价格进行入账,并且在此资产的存续期间内,账面价值(即历史成本)一般不作调整。
此外,历史成本法还包括了历史成本分析法,这是一种对半变动成本进行分解的方法。具体来说,它可以分为三种方法: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回归分析法。例如,高低点法是在若干连续时期中,选择最高业务量和最低业务量两个时点的半变动成本进行对比,通过一定的计算来求得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六大会计计量基本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
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量。
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量。
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
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成本计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成本计量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